5件事激活你體內的“自愈力”,60%的疾病不治也能好
不小心蹭破皮膚出了血,過一會兒血就會自然止住;普通的感冒、發熱等小毛病,即使不吃藥,一兩周的時間也能自己扛過去;甚至一些被醫生宣布得了絕癥的病人,保持好心情,反而神奇地康復了……
60%的疾病能自愈
自愈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是我們對抗疾病的天然防線。自愈力是一個陣容強大的“健康管家”,包括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當人體感覺不適或生病時,神經系統會在第一時間捕捉到異常信號,并指揮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協同作戰,通過調動身體中的各種激素和抗體,達到消除致病因素、修復受損機體、重新回歸健康的目的。
古希臘醫圣希波拉底曾說:“病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這就是在強調自愈的力量。
德國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自身有能力治愈60%~70%的不適和疾病。但遺憾的是,現代人卻沒把它當回事,一生病就習慣于依靠藥物來抵抗疾病,反而漸漸削弱了自愈的本能。
中醫有“三分治、七分養”之說,我們應該盡量依靠內力來治愈疾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自愈是有前提的,根據不同年齡、體質、家族病史和免疫力的差異,必要時還應咨詢相關醫生,尋求指導和幫助。
5件事激活你的“自愈力”
1
別濫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往往藥效越強的藥物,毒副作用也越強。只有合理用藥,才能將危害降至最小。
另外,藥物雖能緩解一時的癥狀,但使用不當會產生耐藥性,給身體帶來長久的傷害。
與其這樣,不如在出現小毛病時多給身體創造機會,盡量減少用藥,尤其要避免過度用藥,自愈力就會本能地崛起。
2
均衡營養
營養物質在中醫里叫做“水谷精微”,它既是維持機體正常運轉的能量來源,也是滋潤人體生命活動運轉的物質基礎,更是給免疫力增磚添瓦的“原材料”。
建議日常飲食要注意“四個搭配”,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寒熱搭配以及水果蔬菜搭配,保持飲食豐富和多樣化。
3
適量運動
運動不僅強身健體,更是很多疾病的克星,尤其是慢性病。
不同年齡段和體質的人群,要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方法,推薦健步走、慢跑、游泳、騎車、爬山等有氧運動。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每周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為宜。
4
睡眠充足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眠質量好壞與健康有著很大關系。
睡眠占人生1/3的時間,是恢復體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促進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和自我修復。
只有睡好覺,才能養足力氣,以更加飽滿的“機體”對抗疾病。建議每晚最好10點以前睡覺,既給身體排毒,又能提高免疫力。
5
保持良好的心態
中醫認為,“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怒傷肝,憂思傷脾,驚恐傷腎。”
任何不良的情緒都會牽連身體受傷。多項研究證實,心情愉悅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患病風險。好心態不僅是健康的內在基石,也是對抗各種外邪入侵的天然屏障。
建議要學會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心情煩悶時不妨做運動、聽音樂,或與朋友聊天,減輕壓力。▲
更多健康資訊服務關注漢基基因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
上一篇:下一篇:
- 2017.12.08
- 它竟是心血管的元兇之一,缺得越多,后果越嚴重
人人都知道鈣對于身體的重要性,但是另外一個微量元素硒[xī]卻很少人知道。但是,據科學研究證...
- Read More
-
- 2017.12.01
- 器官最怕的致癌吃法,癌癥可能是你親口“喂”出來的
一個“癌”字三個“口”,作為舌尖上的民族,中國人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也容易惹上各種癌癥。肝臟...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