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超過10萬人數據,科學家發現長壽的基因標志物,還談“命由天定”嗎?
我們從未停止思考,人類的壽命究竟是由什么決定?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社會經濟地位?還是我們的日常飲食?當然,這些外在因素都對人類壽命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也有科學家們指出,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中大約有20%~30%應歸結于我們的基因組,我們DNA序列中的某些特定位置可能是保持人類壽命的關鍵。
近日,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瑞士生物信息學研究所(SIB)的科學家使用一種創新的算法,分析了116,279人的遺傳數據,并對230萬人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進行了探索。研究揭示了16個與壽命相關的SNP,其中包括14個以前未知的變異位點,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數目最多的壽命相關SNP。相關研究于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題為“Bayesian Association Scan Reveals Loci Associated with Human Lifespan and Linked Biomarkers”。
SIB高級研究員Zoltán Kutalik博士表示:“在我們的方法中,我們優先考慮已知的與年齡和疾病相關的DNA改變,以便更有效地掃描基因組。”
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攜帶這些SNP,這些人的壽命較普通人的壽命平均縮短了一年以上。此外,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的后代一旦繼承了這些導致“短命”的SNP,也平均會縮短七個月左右的生命。
該方法還使研究人員能夠探索DNA如何以整體方式影響壽命。他們發現大多數SNP通過影響單一疾病或危險因素影響壽命,例如吸煙等。另外,研究人員將發現的幾種SNP與基因表達數據相結合,從而確定了與這些SNP相鄰的三個基因(RBM6、SULT1A1和CHRNA5)較低的腦表達與壽命延長有關,因此,這些基因可以作為長壽的生物標志物。
“有趣的是,這些SNP在人類基因的影響類似于低熱量飲食帶來的效應,”SIB負責人、洛桑大學教授Marc Robinson-Rechavi博士談道。但目前這些研究結果局限于動物實驗,具體對人類有何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據悉,這項研究是瑞士AgingX Project的一部分,旨在探索人類衰老和長壽的機制。項目還提出了一個創新的算法,以提高對疾病研究能力,因此,這一算法可能在個體化醫療領域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很多關于預測壽命的神奇方法,但究其根本,也不過是些沒有惡意的玩笑,然而這一發現卻讓這件事似乎變得可能,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根據遺傳信息預測人類壽命。多少個世紀以來,人類受“長生不老”這個想法的驅使,不斷尋找長壽的奧秘。
近幾十年來,隨著分子技術的進步,這一進程被大大加快,這16個壽命相關SNP的發現也推動了研究的進程。如果長壽可以由基因控制,假以時日,或許我們可以研究出延長壽命的新方法。但是我們更應該記住,我們所求的,不僅僅是“長壽”,而是“健康長壽”,這條路,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探索,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奇跡出現。
-END-
掃碼關注贏驚喜?
來源:測序中國
上一篇:下一篇:
- 2017.08.04
- 基因與疾病不得不說的那些關系
什么是基因呢?基因是一個音譯詞,顧名思義,是基本因素的意思。對生命而言,它就是一個最重要的...
- Read More
-
- 2017.07.28
- 林肯公園主唱切斯特·貝寧頓自殺,誰才是罪魁禍首?
近日,林肯公園主唱切斯特·貝寧頓(Chester Bennington)在家中自縊身亡,年僅41歲。引起大眾的...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