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兩會之聲 | 各省多位人大代表提議將基因檢測納入醫保!
近幾年基因科技飛速發展,不僅在技術上進步神速,也不斷得應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實踐著解碼生命、造福人類的愿景。2018年兩會中很多兩會代表紛紛提出了將基因檢測納入醫保,將基因科技更多更好得應用于醫療的提案:
廣東
02 江蘇
03 河北
04 遼寧
中外癌癥生存率對比分析
目前,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而癌癥五年平均存活率只有30.9%,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癌癥依然是威脅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 影響中美癌癥五年生存率差異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基因檢測的普及程度。基因檢測不僅讓很多患病風險高的人群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杜絕或規避了腫瘤的發生,而且高危的用戶由于定期接受防癌體檢,實現了早發現早治療,治療效果也大大提升。
基因檢測——降低腫瘤發病率的有力武器
隨著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疾病易感基因,這些基因會增加患病的風險,那么如果我們能將一個人具有的疾病易感基因檢測出來。
基因是隨著人的出生而與生俱來的,并且人與人之間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只有0.1%的基因是不同的,但正是這個0.1%的差異或不同,導致了同樣的環境和生活方式有人身患重病有人安然無恙。
隨著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疾病易感基因,這些基因會增加患病的風險,那么如果我們能將一個人具有的疾病易感基因檢測出來,不給某些疾病發生提供相關的激發環境,就可以避免或者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基因檢測是現代生命科學發展一個新的里程碑,標志著人類對自然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因此,基因檢測更像是一個注冊入口,將打開未來更為豐富和智能的世界。
更多基因服務關注漢基基因公眾號??
上一篇:下一篇:
- 2018.03.23
- 基因檢測評分新方法預測阿爾茨海默病患病風險
導讀:該檢測方法能知道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初始患病年齡,精確率達90%科學家開發出基因測試新技術...
- Read More
-
- 2018.03.16
- 重磅!科學家發現新的基因編輯工具,或取代CRISPR?
最新一期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重磅研究,一組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在細菌體內發...
- Read More
-